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平凉市水泥房厂 > 新闻中心 > 平凉以新农村建设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——山塬上建起“美丽乡村”

新闻中心

平凉以新农村建设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——山塬上建起“美丽乡村”

关键词:

平凉水泥活动房平凉水泥制品厂平凉宁达水泥房厂

2019-12-09

 陇东平凉,山塬相间,沟壑纵横。落后、贫困,曾是挡在平凉市山区群众脱贫路上的最大“拦路虎”。

  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号角吹响后,平凉市220万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拔穷根、摘穷帽,在山塬梁峁上建起了“美丽乡村”,在大山深处竖起了民心工程的丰碑,探索出一条以新农村建设助力精准脱贫的路子。

  镶嵌在山梁上的美丽乡村

  初冬,行走在泾河两岸,一处处风格迥异、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,宛如一幅幅水墨画映入眼帘,成为陇东高原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

  夜幕四合,华灯初上,记者走进泾川县玉都镇康家村,水泥路两旁的太阳能路灯把村庄照得亮亮堂堂,青砖灰瓦的小康屋里不时传出欢声笑语。

  康家村党支部书记康广生说: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,我们村建成具有陇东民俗特色小康住宅224户,乡亲们从沟底、山塬边搬到了塬面上。村里还配套建设了村级服务中心、乡村舞台和农耕文化馆、特色产业采摘园,发展起了休闲养生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建设。”

  在灵台县百里乡稔沟村,村民马发展曾经穷到要借别人家的窑洞来住。如今,他有了自己挣钱的“门路”。稔沟村位于灵台县南部山区,因为穷,村民们一心想着往外走。眼下,村里建起了万头现代肉牛产业园区。马发展年初养的7头牛犊,这几天一下卖出去4头。马发展说:“山里建起了美丽乡村,我们心里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。”

 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深入推进,使平凉市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正如平凉市委书记陈伟所说,美丽乡村建设是老百姓的期盼和需求,平凉市在建设过程中引导广大群众能搬迁的就搬迁、能在原址修建的就在原址修建、能维修改造的就维修改造,既保留了乡村传统特色,又让农民享受到了优质便捷的出行、就医、上学等配套服务。

  在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中,平凉市因地制宜、因村施策,充分挖掘文化资源,弘扬民俗特色文化,大力实施农村绿化、美化、亮化工程,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“升级版”新农村。全市先后建成省列新农村建设试点县1个、美丽乡村示范村29个、市列城乡一体化试点乡镇24个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825个。

  延伸在山路上的致富梦

  “过了九月九,烟雾绕山走,要去老城子,翻山又过岭。”这句在当地广为流传的顺口溜,曾是崆峒区麻武乡城子村群众行路难的真实写照。

  位于崆峒区北部山区的麻武乡,不仅是全区最偏远、也是平凉市最贫困的乡镇。城子村是麻武乡最偏远的村,虽背靠十万沟风景区,却因为路不通,村里87户人家,有20多户群众陆续搬离。

  11月14日,记者沿平凉城区一路向西南部山区行进,爬上海拔2100米的麻武山,一条新铺设的柏油路蜿蜒但平整。走到村头,眼前一亮,一座山梁上的美丽乡村映入眼帘。群山环绕下,一幢幢白墙红瓦的农家新居沿一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两侧整齐排开。每户农家都有一个设计大气又具传统建筑风格的“高门楼子”,院子里太阳能、自来水、新式家具、小家电一应俱全,装满了农家的幸福生活。

  麻武乡党委书记郭亚军告诉记者,3年前,城子村还是土泥路、土坯房、土院墙。做饭靠烧柴,吃水靠人挑。加上道路不通,信息闭塞,山里的农副产品卖不出去,农民群众的生活十分贫困。

  2014年,随着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,一条长达15.4公里硬化道路把城子村和外面的世界连接了起来,与此同步进行了移民搬迁、危房改造、文化广场修建等基础设施建设,总投资达1950万元。

  城子村变美了,村里的路通了,来旅游的人就多了。在外打工的村民秦海军瞅准商机,返回家乡办起了林下养殖场,专门养土鸡,销售给来旅游的人。“我打算联合乡亲们成立养殖合作社,把规模搞大。”秦海军说,“如今,在网上订购土鸡和土鸡蛋的顾客很多,我一年收入10多万元不成问题。”

  一条路,改变了城子村,也见证着平凉市精准扶贫誓斩“穷根”的奋进历程。

  如今,对于生活在平凉市农村的老百姓来说,感受变化最大、得到实惠最多的就是一条条通乡畅村的硬化道路通到了家门口,通到了田间地头,不仅成为方便群众出行的“便民路”,更成为农村和农民发展生产的“致富路”。

  在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带动下,平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,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和自来水入户率分别达到99%和95%,实现了乡乡通油路、通光缆,村村通电话,户户通电。建制村沥青、水泥路通畅率达到90%,自然村动力电覆盖率达到95.5%,适宜区86%的农户用上清洁能源。全市实现了告别窑洞的目标,农民人均砖混、砖木结构住房面积均有了大幅度提升。

  留住乡愁: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传承

  灰瓦白墙,雕梁画栋。浓厚的北方农村建筑特色,使平凉市新农村建设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  华亭县大部分群众居住在关山深处。走山路、住窑洞、熬罐罐茶,曾是山里人的全部生活。

  去年,华亭县委、县政府提出了要按照“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水,记得住乡愁”的要求,改造危旧房、旧窑洞,并把许多村落的大槐树、老梨树、老柿子树保留下来,成为乡村的记忆。

  华亭县上关乡碾子沟村石桥社把改造“土坯房”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,村里42户土坯房改造全部在传承、保护中进行。

  如今,村还是那个村,但房子成了灰瓦白墙的新房子,错落有致地伫立在关山脚下,土路成了水泥路,戏台子变成了多功能文化广场和群众文化活动中心,在古老梨树、核桃树的环绕之中,犹如挂在蓝天白云下的一幅油画,成了摄影师镜头中的最美风景。

  古老的村落在改造中传承着关山文化,群众出门望关山,门前流淌着碾子河,村头的两棵“罩庄树”,成了永久的乡愁记忆。

  初冬,泾川县罗汉洞乡丈八寺村的柿子红了,满树的柿子犹如火红的灯笼,惹得游客拿起手中的照相机和手机拍个不停。丈八寺村的柿子树有上百年的历史,在美丽乡村建设中,破旧的房子变新了,柏油路通到了村头,成片的柿子树却全部被保留了下来。

  泾川县党原乡高崖村的皮影戏名声在外,十里八乡的群众都爱看,演皮影戏的艺人不仅把皮影娃娃耍得活灵活现,而且戏唱得字正腔圆。

  双联行动中,省委宣传部成了高崖村的帮扶单位,决定把保护传统文化与新农村建设同步进行。如今,新修的乡村舞台上有农耕文化展室,还有专门为皮影戏开的一个戏场子。村民们组成了皮影戏社,农闲时节就为农民群众演出。

 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,平凉既保护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环境,又保护传承本土文化,既注重对旧村庄的改造,又注重文明乡风的培育。2013年以来,平凉整合农村现有文化资源,新建乡村舞台853个,成了群众文化、政策咨询、科技培训、卫生保健的服务中心。

  产业发展是美丽乡村的根本支撑

  深秋,苹果园里的苹果熟了。静宁县李店镇的果农王麦香走路都带着苹果的香气儿,王麦香觉得现在的生活真的很幸福。

  是苹果改变了王麦香的生活,过去每到开学的时候,王麦香连孩子的书本费都凑不齐。如今,她家的10亩果园有6亩挂果了,年均收入8万多元,自家房屋已经全部翻修一新。

  在精准扶贫和新农村建设中,平凉市深刻地认识到,产业发展才是贫困群众摆脱贫穷走向富裕的根本。在产业发展中,平凉市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,提出了“山区群众种好玉米养好牛,川区群众栽好苹果种好菜”等一系列发展思路。全市投资12.27亿元,持之以恒实施百万亩果园提质工程、百万头肉牛增效工程、百万吨粮食丰产工程、百万吨蔬菜保障工程、百万亩马铃薯增收工程等“五个百万”工程,实现了基地扩张、龙头带动、产业富民,走出了一条“选好产业抓扶贫、搞好扶贫促产业”的路子。

  崆峒区峡门乡把住在大山里的村民搬到了山塬上,修建起了水、电、路、网络通的新农村,配套建设了养殖小区,把传统的养牛变成了科学养牛,把单打独斗变成了规模养殖。“过去我们住在沟底里,养牛没有地方,加上没有水,没有动力电,想多养牛没有条件,一年最多养上7头牛就到头了。现在我们搬到了山塬的公路沿线,房子新了,养殖小区宽敞,今年我就打算养上15头牛,赶着红牛奔小康。”颉岭村村民马广东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。

  崇信县黄花乡凉水泉村村民李泉的8亩地撂荒了多年,今年初,他把地转了出去种植油用牡丹。盘活了闲置的土地,撂荒地值钱了,他还出去打工挣钱,一举两得。今年,崇信县引进华信集团通过流转土地建成了万亩油用牡丹种植基地。土地通过连片开发和集中流转,昔日偏远山村的贫瘠土地升值了,种养殖大户靠规模发展带动起了支柱产业。新村带产业、产业促新村,产业和新村在互动相融中共同发展。

  眼下,多栽一亩果、多养一头牛、多种一棚菜、多学一门技术、多输转一名劳务已渗透到了平凉市扶贫攻坚战的各个环节之中。

  通过双联行动、美丽乡村建设和精准扶贫等一系列扶贫攻坚战役,平凉市党员干部的政绩观也发生了根本改变。如今,如何培育富民多元产业,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,让农村发展起来,成了平凉市党员干部考虑的头等大事。

  初冬的第一场小雪落在了黄土高原上,昭示着来年的丰收景象。在精准扶贫的主战场上,平凉市干部群众凝心聚力,朝着小康目标阔步前行。(甘肃日报)

我要评论(114生活网会员可直接登录,如果还不是114生活网会员,请点击注册新用户!
  • 评论内容:
联系我们更多
平凉市水泥房厂

为客户运输安装。需求量大可以面谈,另有优惠。欢迎前来我厂考察,同样的价格,我们比质量。同样的质量,我们比价格。
咨询电话:0933-5968955 13919516767


网上有害信息举报
x

填写举报信息

提示:请填写您的实名信息,中国114黄页承诺对您的信息进行保密